一年两部剧,刘诗诗的KPI完成了!
在《流金岁月》剧组的时候,刘诗诗每天都过着朝九晚六,作息规律的生活,就像上下班一样。
从《亲爱的自己》到《流金岁月》,一年两部电视剧,刘诗诗给自己定的“工作KPI”已经完成。如今《流金岁月》收官,刘诗诗再次进入休整期,但在某一天的午后,她还是接通了娱理工作室的电话,和我们聊起了蒋南孙这个角色。
相比李思雨,蒋南孙这个角色的观众缘貌似更好一些,但依旧有一些关于她自己和角色本身的评价、对比随着剧情的播出甚嚣尘上,刘诗诗并不是一位“8G网络冲浪选手”,甚至有些后知后觉,她总觉得,“只要有声音就是好事,因为你的角色被大家看到了。”
《亲爱的自己》《流金岁月》,刘诗诗
在刘诗诗看来,蒋南孙离她自己并不遥远。虽然这个角色是上海姑娘,而她则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但蒋南孙身上的硬气和直爽都是刘诗诗最喜欢的。她毫不吝啬地称赞蒋南孙,剖析这个角色的心理状态,分享拍摄过程,直言羡慕蒋南孙和朱锁锁之间的友情,更不避讳地说她们之间的友情可能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少见。
抛开角色,刘诗诗觉得自己是一个有“克制感”的人,尤其是在她对自己的主观判断和认知上。除了这些,她也和所有在休整的人一样,希望“可以懒到什么都不要找我。”
以下是刘诗诗的自述,根据采访实录整理。
早年间拍戏,从一个角色到另一个角色,好像抽离得都很慢,但现在就好很多了。
从李思雨到蒋南孙,我并没有花费太长时间,可能因为蒋南孙这个角色强度很大,自己逼着自己集中精神进入到另一部戏的时候,其实抽离得也会快一些。《流金岁月》刚开机的时候,我也怕蒋南孙会不会有李思雨的影子,但好在两个角色的差异性还是很大的。
喜欢上蒋南孙,也是因为她和李思雨差别太大了,李思雨是不管不顾地往前冲,蒋南孙就是看上去温温柔柔的吧,但其实她说话是一套一套的,很有条理,非常理性,想要表达的意思也很清晰,会把她的观点“一二三四......”全说出来,怼得人无话可说。
《流金岁月》,蒋南孙劝妈妈做自己
但她又不是很冲、要发脾气的那种,而是淡淡地讲,又会说到点上,让人没办法招架。
蒋南孙是个会让人“暗爽”的角色。尤其是每次怼完人之后,她表面云淡风轻的样子,看的人就会觉得很爽。
可是看剧本,当你真正了解蒋南孙的时候,我是心疼她的。
或许会有一些人质疑她,“为什么不讲?有什么不能讲出来的呢?家人之间有什么需要隐瞒的?”但其实我是能理解蒋南孙选择隐瞒的点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她不想成为像她爸爸一样的人。
《流金岁月》,蒋南孙和爸爸
爸爸还有欠债这件事,也只有锁锁和她自己知道,她没有告诉王永正、小姨、奶奶等任何人。她隐瞒这件事的时候,就是要一个人扛起来的时候,蒋南孙的有些东西就是没办法坦诚的,而且她更不会说谎,因为说一个谎就要用无数的谎来掩藏,那就索性什么都不说,只一个人扛下来就好了。
她不想自己像她爸爸一样,把自己的问题扔给家庭,让别人去处理。她是既然发现了问题,那就自己解决。
可能有人看完之后会觉得蒋南孙太喜欢自己一个人扛事情了,但我觉得,这也不是缺点,或者这也算是一个优点,说明她很独立,很坚持,勇于面对现实。
《流金岁月》
她真正扛下一切,把所有债务都还清以后,再去重新追求自己梦想的时候,就是她最开心,也是我最欣赏的时候。
大家都叫她蒋公主,她在重男轻女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你看她娇娇气气的样子,其实也是因为家庭的影响,比如她对爸爸的观念一直不认同,其实对爸爸和奶奶也是有一些排斥心理的。
蒋南孙和妈妈的心里一直绷着一根弦,就是我现在是过得好,但我可能有一天是要有一场仗要打的。
她的心里有一个底,就是有些事情迟早是要发生的,但也不会每天放在心里去想一些未知未发生的事情,但是她始终记得。
蒋南孙的台词对我来说真的是一种考验。刚开始记蒋南孙的台词时,是需要一个适应期的,我需要去适应她的语言习惯,因为蒋南孙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姑娘,而我又是一个北京人。最开始的时候,导演其实就和我说,不需要说上海方言,就还是要普通话,因为观众可能也不一定听得懂。
但台词方面,我们还是希望能保留上海普通话,正好我身边也有朋友和工作人员都是上海的,平时就会听她们说上海普通话,有时候聚在一起聊天时,她们可能偶尔还会插几句方言,多听听她们说话的调调,大概就能抓到那个点。
在剧本围读的时候,我还真不觉得台词有多难,但背台词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台词就很任性,主谓宾很多都是颠倒的,真的好难背,我经常会问我上海的朋友,“请问你们上海人说普通话的时候,就是这么讲的吗?”她说,“对啊,没问题,就是这样。”然后我又换一个朋友再问,得到的回复还是“没有错误,我们就是这么任性。”
刘诗诗在《流金岁月》片场
所以有时候我就会死记硬背蒋南孙的台词,等背出来了,就是上海普通话的调调了,这就是编剧老师非常厉害的一点,她可以把上海话写得这么清晰地给到我。
有时候现场其他演员也会问,“这个说话怎么这么奇怪,正常吗?”大家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就全部都去死记硬背台词了,很多时候都是只要一些特定的词一出来,就是上海普通话了。
台词有了,再加上经常听上海人说话的节奏感,所以我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台词和上海人说普通话的节奏感结合在一起,然后再去模仿一下他们的尾音,就会很顺了。
当初拍戏的时候,语速方面我没怎么注意过,但后来自己补录音的时候,我都在问自己“当时说话这么快吗?”拍摄的时候真的不会觉得。
朱锁锁在产房里的那场戏一共分了三场,其中有一场戏是蒋南孙打电话给谢宏祖,像那种必须要非常连贯且有底气的台词,肯定是要多加练习才能有熟练度的,我这种很少会发脾气的人,更是要自己先多熟悉一下,等拍摄的时候,再把感情放进去,就能顺畅很多。
沈严导演给演员的空间特别大,在现场的时候都会先走戏,一般走戏时,导演就会把他看到的和他感受到的都很直观地告诉演员,这样演员在拍的时候,就会把导演讲的内容放进去。
而且沈严导演有一个习惯,就是同一场戏不会拍超过3条,因为他觉得超过3条以上就假了,他会觉得同一场戏演员演太多遍就会变成一种模式化操作的东西,他更想要的是“真”。
《流金岁月》,蒋南孙在产房陪朱锁锁
《流金岁月》刚开机的时候,我和倪妮就开始演20多集时候的戏了,一开始就是南孙和锁锁关系已经很好了,剧情在很后面。沈严导演说,“对,就是要给你们压力。”确实,我们两个人也很快就磨合出来了,大概开机2~3天,我们就非常顺了。
蒋南孙身上还是会有一点娇娇的东西在的,而且这个“娇”的度在刚开始时就要把控。沈严导演告诉我,蒋南孙其实是一个很直爽很大气的角色,她有硬气的地方在,无论是蒋公主还是后面拼事业的时候,她的内心都是硬气的,做事也是硬气的。理清了这条线,人物的定性也就有了。
每天收工之后,沈严导演都会把第二天所有的戏拎出来,跟导演团队、摄影团队一起开会,把这些戏都顺好,也会要求演员们要把自己的功课做好。等到第二天就会效率特别得高。而且在《流金岁月》的片场,大家的互动都特别好,很放松,有时候还会乱开玩笑,就是一个很舒服的状态。
在每场戏之间,演员就去换装、走戏。布景工作完成,我们就去拍摄,效率非常高。不论是重场戏还是过场戏,我们都没有拍很久的。
蒋南孙和朱锁锁的友情基础是信任。
现实中能做到这样百分百信任你的人可能很少,所以很多人都会质疑,会有这样的友情吗?但如果真的能做到百分百信任,那我相信一定能有这样的友情。
而且她们两个属于“我不会把我的意志强加给你”的那种,就是“我知道你朱锁锁是什么样的人,你也知道我蒋南孙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当蒋南孙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朱锁锁会告诉南孙她自己的看法,但是不会强迫蒋南孙按照她朱锁锁的想法去做,反之也是如此。
当某件事发生的时候,她们又会帮忙兜底,两个人都有底线,更有三观,朱锁锁会主动告诉蒋南孙某一件事情的对错,蒋南孙也会如此知无不言,但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就会成为一种矛盾,这就是蒋南孙和朱锁锁友情的珍贵之处。
《流金岁月》,朱锁锁出嫁,蒋南孙送嫁
目前《流金岁月》已经更新完了,但我还没有看完,最近才看到了十几集的样子,现在再回过头去看自己当时拍摄的作品,肯定也是有地方可以调整的,我自己看的时候也会想说怎么处理才会更好,为什么当时没有想到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处理之类的。
但我就是属于反射弧比较长的,现在看成片,想着自己当时理解到的东西满意与否,只要是演员肯定是不满意的,但是可能当时的那个环境没办法做那么多那么大的调整,不然真的是没办法拍完的。
我看剧的时候一般不太会开弹幕,会看不过来,但我会去问身边的朋友,听听他们的看法,比如《流金岁月》刚开播的时候,我会问他们蒋南孙这个角色怎么样,他们告诉我,“还挺作的。”我半开玩笑的说,“对,就是作,怎样?”
我也不太会去给观众的评论和声音分门别类,因为我总觉得有声音就是一件好事,说明大家在看它。如果大家去看了,那就说明这个角色、这部剧是有关注度的,这对于演员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为你的角色被大家看到了。
我自己是一个比较克制的人吧,尤其是我对自己的主观判断和认知上,还是会有一个度,我不觉得自己是什么都可以的那种人,去年我已经拍了两部戏了,我的工作量是够了的,总还是要分配一些时间给到家里的。
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我还是希望给自己一个空间比较好。
推荐阅读
主笔专栏
点击标题可阅读更多娱理精彩内容
微信公众号最近更改了推送机制
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
也就是说,需要大家
将[娱理]设置星标
多点在看
这样算法就能
提升我们和你们之间的联系啦
亲爱的你
就能更及时地收到我们的信息啦
↓↓↓